強夯加固濕陷性黃土的作用機理
強夯加固濕陷性黃土的作用機理
黃土是由沙礫、粗粉粒、大孔隙膠結構組成,黃土濕陷性是由于水和外力的作用產生的顯著附加下沉。強夯是將大噸位重錘起吊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,在極短時間內對地基土體施加一個巨大的沖擊能量,反復沖擊及其產生的壓縮波、剪切波和瑞利波,使土體受到瞬間的加荷(受壓)、卸荷(受拉)及剪切的反復作用,土中孔隙壓縮,同時土體周圍產生裂隙,孔隙水順利排出,土體迅速固結,使土粒原有的接觸形式破壞而產生位移,變為新的較為穩定的接觸形式,從而達到增加土體密度、提高強度的目的。
強夯施工步驟
1、恒通基礎強夯施工隊認真調查,確保強夯場地范圍內的地下無構筑物。清除地表土,清除范圍為路基坡腳外2~3m。整平后在場地上標出第一遍夯點的位置,點位偏差控制在±20cm范圍內,并測量場地高程。
2、起重機就位,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,測量夯前錘頂高程。
3、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,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,放下吊鉤,測量錘頂高程。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,及時將坑底整平。
4、重復2.3,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,即每個夯點夯6擊。除滿足最后2擊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外,還要求總夯沉量不小于試夯總夯沉量的90%。
5、換夯點,重復2.2至2.4,直到完成第1遍全部夯點的夯擊。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,并測量場地高程。
6、恒通強夯施工隊在規定的間隔時間后,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第2,3,4遍夯擊。
7、選用錘質量為3t、落距為6m進行低能量滿夯2遍,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,要求后一遍與前一遍錯開半夯;最后測量夯后場地高程。
8、灰土封閉。在基底地面鋪設一層0.20m厚2:8灰土。施工時,石灰撒入土中,不灑水進行初拌,拌勻后應悶料8~12h,再進行灑水復拌,拌勻后即整平、壓實;待強度檢測合格后在灰土墊層上鋪設一層防滲復合土工膜。
9、邊坡加固。路基面下0.60m處鋪設雙向精編土工格柵,土工格柵每層垂直間距為0.50m,最上兩層沿平面鋪通,其余各層深入路堤邊坡寬度2.50m,格柵距邊坡線的距離不小于0.10m,土工格柵對應伸長率為10%時,縱橫向抗拉強度不小于25kN/m。坡面液壓噴播植草防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