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通強夯工程處理濕陷性黃土的經驗總結
2019-04-02 00:56:30
1、強夯法和換土法、灰土擠密樁、灰土井樁、灌注樁比較,有其共同的長處,特別適于土質結構不均勻、土質狀況差異的地基,更安全可靠。更重要的是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是最經濟、最有用、速度快的一種辦法。
2、對地基持力層為粉質黏土,飽和度大于60%,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3%,按規則不宜選用強夯時,以為采納如下處理辦法,可進行強夯法施工。依據土質狀況,進行人工成孔,做直徑為300m的3:7或2:8灰土柱,灰為生石灰,土的干容重為1.60~1.70g/cm3左右,樁孔的深度為夯實厚度的1.20~1.50倍,樁孔的安置為三角形或梅花形,距離由核算而定(使其含水量降至17%的最佳含水量),人工填實即可。然后再進行強夯施工,可到達抱負的作用。
3、強夯法在處理多層建筑脆弱地基時在國內已獲得不少經歷,但對高層建筑沒有一致認識。
4、強夯法適合于連片開發的建筑群,應一致施工,不宜一起運用幾種辦法進行交叉施工,若一起運用,相互影響較大。選用強夯法施工,要求在作小區具體規劃的豎向設計時,有必要考慮強夯的夯沉量影響,因為強夯后場地標高(天然地形)有所下降。
5、因為強夯法在施工過程中,重錘下落時(約隔3min)要發生繼續0.50~1s的地基振蕩。這種震波對鄰近必定范圍內的建筑物是沒有損害的。但其發生的噪音對鄰近居民有必定的影響,以適于建造現場的公害操控值75dB作為標準時,那么施工地址應脫離住所50m以外為宜。